農本方-溫經湯 (2213)
《中醫臨床方劑學》
【成份 每10g 濃縮顆粒】
吳茱萸二錢四分, 當歸二錢四分, 白芍二錢四分, 川芎一錢六分, 人參一錢六分, 桂枝一錢六分,
阿膠二錢四分, 牡丹皮一錢六分, 生薑一錢六分, 甘草一錢六分, 薑半夏二錢四分, 麥冬二錢四分,
【功效】
活血祛瘀,溫經散寒,益氣養血。溫經散寒,養血祛瘀。
【主治】
沖任虛寒,瘀血阻滯之月經不調,或前或後,或逾期不止,或一月再行,傍晚發熱、手心煩熱、唇乾口燥,或小腹冷痛,或久不受孕。使用注意:若腹滿有塊,為實證瘀血,不宜服用。更年期患者,除注意結合調理腎陰腎陽外,尚須排除腫瘤等疾病。崩漏患者服該方後,可見出血增多,屬正常現象,只有瘀血排出,漏下才能停止。
衝任虛寒 |
寒凝氣滯 |
少腹裡急,腹滿,月經不調,久不受孕 |
寒凝血瘀 |
痛經,唇口乾燥 |
|
瘀阻生機 |
陰血不足,虛熱內生─傍晚發熱,手心煩熱 |
|
虛寒失固 |
月經先期,或一月再行,崩中漏下 |
|
瘀血阻滯 |
||
血不循經 |
【方義】
君 |
吳茱萸 |
溫散肝腎之寒 |
桂枝 |
溫通經脈,溫陽氣行血 |
|
臣 |
當歸 |
活血止痛,養血,化瘀 |
川芎 |
活血止痛,化瘀(血中之氣藥) |
|
丹皮 |
化瘀,清虛熱 |
|
佐1 |
阿膠 |
(補益陰血)滋養陰血,止血 |
白芍 |
(補益陰血)益陰養血,止痛 |
|
麥冬 |
(補益陰血)清熱潤燥 |
|
佐2 |
人參 |
益氣 |
佐3 |
半夏 |
1. 使得滋而不膩 2.通陽明,和衝任 3. 轉輸津液 |
生薑 |
||
使 |
甘草 |
調和諸藥,保護脾胃 |
本方原治衝任虛寒,瘀血內阻的漏下之症,後為治月經不調的要方。衝任虛寒,故小腹冷痛;濕濁下滲,故帶下綿綿;瘀血內阻,血液循行失其常度,故為漏下失血,或月經不調;瘀血不祛,則新血不生,陰液失于濡潤,故唇口乾燥;陰虛不能藏陽,則虛陽外越,故傍晚發熱,手心煩熱。證屬下焦虛寒,故方中主用吳茱萸、桂枝溫理衝任,暖血散寒;輔以當歸、芍藥、阿膠、麥冬滋陰補血;川芎、丹皮助桂枝行血祛瘀;黨參、甘草、生薑、半夏益氣和胃,以資生化之源。諸藥合用,而有調和衝任,溫通經脈,養血祛瘀作用,可使血得溫則行,血行則瘀去,瘀去則新生,方以溫經名湯,意亦在此。
【辨證要點】
月經不調,經血夾有瘀塊,小腹冷痛,時發煩熱,舌暗紅,脈細澀。
【加減】
1.如腹冷痛甚,去丹皮、麥冬,加艾葉,小茴,或桂枝易為肉桂(溫陽祛寒力量更強);
2.寒凝氣滯(疼痛加劇),加香附、烏藥;(溫性,又能行氣止痛)
3.漏下不止,血色黯淡(出血為主),去丹皮(因它散血),加炮薑、艾葉(溫攝);
4.氣虛甚,加黃耆、白朮(人參黃耆並用);
5.傍晚發熱甚,加銀柴胡,地骨皮。(虛得嚴重,光靠丹皮、麥冬退虛熱不夠,加強退虛熱)
【注意禁忌】
屬於實熱的,或沒有瘀血的,這方絕對是不對證。另外這類衝任虛寒,絕非一日形成,病程較長,要注意保護陽氣。服藥期間忌食生冷,容易傷脾胃陽氣。
【現代應用】
不孕症、卵巢囊腫、子宮內膜異位,痛經、閉經、功能性子宮出血、慢性盆腔炎、習慣性流產、停經後綜合徵、月經不調、白帶、凍傷。
複方一般每次服用量為5g,每日兩次,詳請參看盒面服用指示。
每位新訂購客户會獲贈量匙一套,內有1g、 2g、5g量匙各一,方便冲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