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份 每10g 濃縮顆粒】
薑半夏一錢六分,竹茹一錢六分,麩炒枳實一錢六分,陳皮二錢四分,炙甘草八分,茯苓一錢三分,生薑一錢三分,大棗四分
【功效】
理氣化痰,和胃利膽。
【主治】
膽鬱痰擾證。
膽氣不足 |
膽胃不和 |
膽為邪擾,膽怯易驚,心煩不眠 |
情志不遂、氣鬱生痰 |
痰濁上逆 |
【方義】
君 |
半夏 |
燥濕化痰(辛溫) |
竹茹 |
偏寒,清熱化痰,利膽和胃 |
|
臣 |
陳皮 |
理氣化濕 |
枳實 |
行氣,降氣,導滯,清熱 |
|
佐 |
茯苓 |
健脾治療生痰之源,滲濕化痰 |
佐2 |
生薑 |
調和脾胃,配半夏相須相制 |
大棗 |
和甘草聯用,調和脾胃 |
|
佐使 |
甘草 |
調和藥性 |
溫膽湯仍然是在二陳湯,燥濕化痰二陳湯的基礎上,發展來的。竹茹偏寒涼,可以清熱化痰,同時它又利膽、和胃。所以對於膽胃不和,這種偏於痰熱的比較適宜。半夏竹茹連用之後,加上後面加了枳實,全方就偏涼。
臣藥是陳皮和枳實,陳皮理氣化濕,和半夏相配,體現了治痰先治氣,氣行痰自消這個原理。是治痰的一個常用配伍組合。枳實呢,可行氣、降氣,可以導滯,也有清熱作用。和竹茹相配,對於全方清化痰熱、消痞、導滯,有協助作用。
佐藥茯苓,然然是二陳湯原方裡的含義,茯苓在這裡,一個健脾治療生痰之源,一個滲濕,協助半夏的燥濕,增加化痰力量。脾為生痰之源。一方面茯苓還擅長於平沖逆逆,降水氣之上逆。在這裡,剛才證候分析我們分析到,它涉及到一個痰氣凌心,痰氣上逆凌心,上干清陽,頭暈目眩,心悸。所以茯苓這個平衝降逆,有助於和竹茹、枳實配合,有助於能夠降痰氣,它治療很多精神系統疾病,也是靠的這個機理。
生薑大棗調和脾胃,生薑配合半夏,兩個既有相須,有助於和胃降逆,有助於化痰。又能夠相制,消除半夏的一些毒性,大棗能夠補脾,和甘草聯用,主要能夠補脾胃,考慮脾為生痰之源。而且防止溫燥之品傷中焦,這是甘草又可以作為使藥,調和藥性。
【辨證要點】
心煩不寐,眩悸嘔惡,苔白膩,脈弦滑。
【加減】
1.心熱煩盛,加黃連(加黃連,這個名稱就叫黃連溫膽湯)、梔子、豆豉(梔子豉湯,有助清熱,宣發解除胸中的煩熱)
2.失眠(痰熱擾心),加琥珀粉、遠志(安神藥)
3.驚悸,加珍珠母、生龍骨、生牡蠣。
溫膽湯用於治驚悸,用得很多,報導很多,鎮驚安神。
4.嘔吐噁逆,加蘇葉或梗、枇杷葉、旋覆花
胃氣上逆比較突出,大劑量蘇葉是解表發散,中等劑量往往側重在理氣。小劑量可以解鬱。在此,蘇葉用中等劑量,或者用蘇梗,它主要可以理氣、和胃。枇杷葉是降氣的藥,能夠降肺氣,也有和胃作用。旋覆花,前面在張仲景的經方旋覆代赭湯裡,曾經討論過,旋覆花擅長於降胃氣之上逆。這在旋覆代赭湯裡大家可能還記得,它可以治療噫氣不足,心下痞,噫氣不足,也就是胃氣上逆。在這裡,如果痰濁停滯,引起痰氣上逆,造成胃氣不和,嘔吐、呃逆,可以進行這樣的加味。
5.眩暈,加天麻、鉤藤;
眩暈突出,痰濁上犯引動風邪,這也是內風的一類,加天麻可以平肝熄風,鉤藤也是熄風的要藥。這在前面治風劑我們討論過天麻鉤藤飲。是以天麻、鉤藤為君藥的。天麻鉤藤飲治療現代高血壓的頭痛、眩暈、失眠。也是利用這兩味藥的熄風作用。所以如果痰濁上逆,引起動風,那我們可以兩個結合,解除這個風痰問題。
6.癲癇抽搐,加膽星、鉤藤、全蠍。
癲癇一般認為和風痰有關。癲癇、抽搐和風痰有關。可以加擅長於清熱化痰、祛風痰的膽星、鉤藤、全蠍。全蠍還能有比較強的鎮驚作用。
【注意禁忌】
對陰虛血少之眩暈、失眠、心悸等不適用。
【現代應用】
本方鎮靜安眠,祛痰鎮咳,止嘔,擴張冠狀動脈,消炎。用於精神分裂症、憂鬱症、神經官能症、癲癇、梅尼爾氏綜合症、冠心病、動脈硬化症、狹心症、高血壓、消化道潰瘍、胃炎、膽囊炎、膽石症、慢性支氣管炎、哮喘、甲狀腺機能亢進。
複方一般每次服用量為5g,每日兩次,詳請參看盒面服用指示。
每位新訂購客户會獲贈量匙一套,內有1g、 2g、5g量匙各一,方便冲調。